魚細菌性爛鰓病對各種養殖品種都有危害,一般在水溫15℃以上開始流行,常與赤皮病,腸炎病并發,對草魚危害最大。
一、癥狀:體色發黑鰓絲腫脹、壞死、腐爛,軟骨外露,粘液分泌增多,鰓瓣邊緣粘附大量淤泥,鰓蓋內外表面充血、出血,中間腐蝕形成圓形的透明小窗,俗稱“開天窗”。推薦:水產行情 jiage.1866.tv
二、預防和治療措施:
清塘消毒,盡可能殺死池塘中該病原的存在;草魚動物的糞便中含有該病原,因此池塘施肥時應使用經充分發酶后的糞肥;該病原在0.7%以上的食鹽濃度中難以生存,因此魚種放養前可用3%的食鹽浸泡處理;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潑灑,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30-38Kg;也可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每畝水深1米,用二氧化氯200g。用抗菌藥餌投喂,每次3-5天,藥餌投喂前應停食1天。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