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雞從開產到產量高峰多處在秋高氣爽的秋季,所以這時是養殖戶應該多注意的季節,秋季蛋雞開產高峰如何飼養管理。
首先小環境給蛋雞創造一個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產蛋雞最佳溫度為15℃~25℃,相對濕度為60%~65%,溫濕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產蛋。秋季溫差較大,安裝環境控制設備隨時注意雞舍內的環境問題,例如:白天要做降溫工作,夜晚防寒冷要做保暖,智能化的隨時注意調節溫濕度,另外一定要注意舍內外每天打掃,清除糞便,減少氨味。做好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每天揀蛋3次~4次,減少破損。
重要的補光照,進入秋季,每天日照時數減少。剛開始產蛋雞光照時間,每天應在16小時~17小時,尤其是高產雞。雞舍內設溫度傳感器,當自然光不足時,會導致蛋雞的產能下降,要及時的采用人工補充光照。可在早晚各補一半,每15平方米~25平方米舍內安裝一盞25瓦白熾燈泡,燈泡距地面1.5米~2米。
綜上所述可以在雞舍內安裝武漢華牧HM10+智能設備是利用智能化自動化全方面的對雞舍內的環境問題進行管理,利用全自動化智能化的養殖設備能減少人工開支,綜合節能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減少藥品開支禽舍不同區域溫差≤2℃,達到歐洲標準,提高生產效能,增加利潤,光照系統有效監控,避免損失,信息數據化系統幫助用戶科學養殖。
最后是巧飼養成年雞日喂3次~4次,早上喂早,晚上喂晚,把每次喂料的間隔拉長,不可提前或推后。成年雞每天應喂配合料120克左右/只,防止忽多忽少。開產后每只雞每晚應補喂顆粒料50克左右,每百只雞每周補喂沙粒500克~1000克。不論籠養或平養,密度都不宜過高,每只雞應占有10厘米左右槽位。
早晨應先飲水后喂料,秋末、冬季飲溫水,飲水量每只每天不應少于180毫升。這些在智能設備上都是可以有數據信息記錄的,這樣方便養殖戶對蛋雞的管理更數據化智能化,但是養殖戶一定要一定要注意防疫病 保持舍內外的衛生清潔,定期消毒,禁止場外閑雜人員進入。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