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17日,由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主辦、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和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中國豬業科技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5位院士執掌學術委員會,邀請了68位國內外行業專家分享主題報告/專題報告,共有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以及400多家知名企業的2112名代表注冊參會,共同參與研討和交流,為我國生豬產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圖:大會現場
2017中國豬業科技大會于9月15日上午開幕,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江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路生教授致開幕辭;重慶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市長劉強同志致歡迎辭;農業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張仲秋同志發表講話,強調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科技的支持,產業發展的同時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中國科學院黃路生院士、丹麥哈根大學Lars Stoumann Jensen教授、中國工程院沈建忠院士、Heleen博士、日本宮崎大學末吉益熊教授為全體參會代表帶來重量級的主題報告。
圖:由左至右依次為黃路生院士,張仲秋國家首席獸醫師,重慶市劉強副市長
畜禽種業國際壟斷趨勢日益明顯,制約我國畜禽育種工作進展。黃路生院士在主題報告中提到,育種工作對于促進畜牧業發展意義重大,我國有必要盡快實施畜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并充分利用我國的優質畜禽資源,走中國特色的種豬育種之路,實現多元化的育種目標,到2030年把中國建設成為科技強大、企業強大、產業強大的種業強國。
圖:中國科學院黃路生院士
畜禽廢棄物處理是養殖業面臨的嚴峻問題,Lars Stoumann Jensen教授在報告中詳細講述了丹麥豬場廢棄物管理發展歷程以及相關處理技術,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豬場廢棄物是氨氮的主要來源,如果處理不當可能造成空氣、水源和土壤污染;目前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先將廢棄物酸化后再注入種植作物的農田,可大幅提高氮磷利用率并避免揮發;或固液分離除去非必要成分,再調整其中氮磷元素比例,最終制成適合不同作物使用的肥料。當然,在不同地區或豬場可以采用的處理措施主要取決于技術可行性、市場接受程度以及相關政策。
圖:哈根大學Lars Stoumann Jensen教授
針對養殖業抗生素使用替代問題,沈建忠院士認為,目前我國養殖業發展離不開抗生素,其治療和預防疾病效果無可替代;由于濫用抗生素可能導致產生藥物殘留、耐藥性細菌、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因此規范抗生素使用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建議加強獸用抗生素藥物使用監管;提高動物飼養管理水平減少抗生素使用;提高動物疫病診斷技術,合理謹慎使用抗生素,鼓勵研發抗生素替代藥物;制定動物源細菌耐藥性防控中長期規劃,并推進獸藥分類管理。
圖:中國工程院沈建忠院士
日本末吉益熊教授也建議停止以促進生產為目的抗生素使用,其研究表明,停止使用促進生產的抗生素可能短期內導致治療性抗生素用量增加、斷奶仔豬日增重下降18g和死亡率升高0.6%,但可通過改用益生菌、鋅、中草藥等抗生素替代品以及配合環境衛生控制等措施來代替其作用,一段時間后生產水平逐漸恢復正常。
圖:日本宮崎大學末吉益熊教授
動物福利也是業界人士所重點關注的話題,已有部分國家實施了相關的動物福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豬舒適度、降低生產行為對豬的不良影響。來自英國的Heleen博士在報告中提到,工廠化養殖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豬的一些天性,如筑巢行為、自由活動、豬社交、環境舒適度等,在保障生產的同時,也要積極地關注動物福利,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尊重動物天性,減少不必要的影響。如在豬舍中鋪墊稻草可有效減少仔豬互相咬尾現象的發生,仔豬可不必進行剪尾操作,以減少對仔豬造成傷害。對于整個生豬產業來說,還有更多動物福利內容及措施值得我們關注。
圖:Heleen博士
除了全體大會之外,本次大會還安排了12個分論壇及100多個專題報告,同期舉行了勃林格殷格翰衛星會議、默沙東動物保健衛星會議、第二屆豬業海峽科技研討會、互聯網+等企業專場論壇。報告內容覆蓋了整個生豬產業中的種豬育種與遺傳資源、營養與飼料、疫病防治與獸醫臨床、飼養工藝與設備、廢棄物管理與環境保護、豬業經濟與產業發展等多個產業環節的方方面面,充分探討了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及前沿技術在養豬生產中的實踐應用、全球及中國生豬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等。
圖:分論壇現場,上圖為印遇龍院士
本次大會期間,還舉辦了2017年度中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研究進步獎”和中國“豬腸道病研究進步獎”的頒獎典禮,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漢春教授宣布獲獎名單,并由勃林格殷格翰中國動物保健業務商業運營負責人李萬猛先生和楊漢春教授為獲獎者頒獎。此外,本次大會還征集論文180余篇,中國豬業科技大會期間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和評選,最終評選出“優秀論文獎”8名、“優秀壁報獎”5名、“優秀生產實踐獎”3名,并在大會閉幕式上為獲獎者頒獎。
圖: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研究進步獎頒獎現場
圖:豬腸道病研究進步獎頒獎現場
圖:8位青年教師和學生獲得大會優秀論文獎
圖:5位研究生獲得優秀壁報獎
圖:3位企業科研人員獲得優秀生產實踐獎
最后,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理事長、2017中國豬業科技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王立賢研究員進行會議總結,對農業部相關領導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對大會的關注、各位演講嘉賓及精彩報告、12家發起人單位和13家贊助/協辦單位、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及兄弟學會、各企事業單位和新聞媒體以及全體參會代表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謝,并宣布本次大會圓滿結束!
圖: 2017中國豬業科技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王立賢研究員
中國豬業科技大會以生豬產業為核心,以“生態、質量、效率”為主題,以科技推動生豬產業發展為宗旨,是多學科、全覆蓋、國際性的行業盛會,希望以此為平臺,大力推動科技前沿的基礎研究成果和實用技術在養豬生產中普及推廣,以環境友好為前提,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整體生產效率。目前正是中國生豬產業轉型攻堅的關鍵時期,本次大會內容豐富、報告精彩,準確把握生豬產業發展的關鍵點,處處體現科技與創新對產業發展影響,得到了廣大參會代表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圖:接待、壁報展示、背板前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