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png (333.26 KB, 下載次數: 2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6 16:18 上傳
圖:會議現場
(豬場動力網報道)2017年9月15日下午,中國豬業科技大會分論壇——疫病防治與獸醫臨床在重慶悅來國際會展中心喜悅廳A隆重召開。會議由中山大學教授曹永長和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張桂紅主持,邀請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漢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光、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姜平等11位專家、學者進行精彩的演講,為養豬生產在疫病防控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導建議,現場火爆。
圖片2.png (251.31 KB, 下載次數: 2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6 16:18 上傳
圖: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楊漢春
楊漢春教授在報告“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流行現狀、控制與凈化”中,指出目前國內”藍耳病”臨床復雜程度加劇、病毒基因多樣化、高致病毒株疫苗的無序、過度使用等造成疫苗病毒、類NADC30毒株且越來越多重組毒株等現狀的發生,并詳細闡述了疫病的防控和疫苗的使用。如何防控豬“藍耳病”,提出以下3方面建議:
第一,豬場生物安全是根本。對外生物安全要做到:引種的控制,禁止引入抗體陽性的種豬,種公豬確保公豬精液不帶毒;運輸工具、人員的控制、消毒。對內生物安全:全進全出,杜絕飼養員串舍;豬舍、豬場環境、豬體清潔消毒等。
第二,科學、合理使用PRRSV MLV疫苗。選擇安全性好的活疫苗,只適用于陽性/不穩定豬場、疫情發生的豬場且一個豬場僅使用一種活疫苗,“一次免疫”。陽性/穩定的豬場不需要使用活疫苗,經產且抗體陽性母豬群不免疫,陰性后備母豬或者引種陰性種豬可在配種前1-3月免疫1次。
第三,構建藍耳病陰性種豬場場和種公豬站。禁止使用PRRSV MLV疫苗,保持陰性豬場。
圖片3.png (272.46 KB, 下載次數: 2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6 16:18 上傳
圖: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張永光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光在“豬口蹄疫的流行現狀與防控”的報告中對近年口蹄疫疫情狀況、流行態勢、豬場免疫狀況、防治對策與建議等做了詳細分析。豬的口蹄疫主要特點是散發性、區域性,流行血清型O型、A型,并且監測分析表面,流行強度逐漸降低,且大型豬場一面抗體合格率趨于常態化。就如何防控豬口蹄疫,張永光提出以下建議:
1、選擇和使用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的疫苗,認真落實疫苗免疫及臨床監測。
2、強制提高豬場生物安全控制等級。進出人員、車輛和設備等清潔消毒;豬舍、場區定期清潔及消毒;門禁。
圖片4.png (281.85 KB, 下載次數: 2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6 16:18 上傳
圖: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姜平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姜平在“豬圓環病毒感染發病機制和免疫防控技術研究進展”的報告中對豬圓環發病機制、防控技術、疫苗使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方方面面的講述。闡明PCV2感染和亞臨床感染的狀態下對毒力基因的影響,同時熱應激如何促發PCV2感染發病。疫苗佐劑及抗原的最新研究。疫苗使用過程中的幾個常見問題:①病毒基因變異,疫苗是否還有效?②疫苗效果如何評價?③疫苗如何正確使用?
在免疫程序方面,姜教授建議仔豬2-3周齡免疫,1 mL/頭,間隔2-3周加強免疫;后備母豬在配種前2次免疫,2 mL/頭,間隔3周;經產母豬產前5-6周,2 mL/頭,間隔3 周加強免疫,同時指出,母豬可以不免疫,但是仔豬必須免疫。并且告訴大家雖PCV2存在基因變異,但是目前疫苗仍有效果。
圖片5.png (374.31 KB, 下載次數: 2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6 16:19 上傳
圖:會議匯報嘉賓
此次疫病防治與獸醫臨床研討會中,還有其他學者進行了豬藍耳重組病毒、豬細小病毒、豬流感、大腸桿菌耐藥性、豬肺炎支原體診斷技術、豬肺炎支原體診斷等報告。
圖片6.png (264.46 KB, 下載次數: 2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6 16:19 上傳
圖:河南農業大學 張利衛
其中,張利衛指出對運輸車進行消毒、烘干后能夠使其達到較高安全等級,且建議消毒時間至少20 min,烘干溫度50-60℃(不對車頭、車位烘干,避免汽車自燃)。
圖片7.png (355.71 KB, 下載次數: 2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6 16:19 上傳
圖:提問環節
會議過程中專家、學者為到場嘉賓指點迷津,現場嘉賓積極參與,踴躍提問,與現場專家展開了活躍的交流。
來源:豬場動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