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的玉米市場真可謂是“風云詭譎”,玉米種植面積調減、庫存陳玉米拋售、生產者補貼拔付、玉米替代品進口數量減少、東北產區干旱……讓生產者、收購商、貿易商、用量企業都對即將規模上市的新產玉米小心謹慎起來,新季玉米價格只要不確定,哪個市場主體都不敢輕易入市。
我國玉米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北及華北地區,一般情況下東北地區(吉林)玉米價格較華北地區低100-150元/噸,但近兩年有余全國玉米過剩,東北地區受政策臨儲托市影響,一度玉米價格高于華北地區。
玉米主要用于飼料和深加工,東北地區開始實施玉米種植補貼,深加工行業也將補貼,華北地區除了全國通用的玉米深加工產品出口退稅外,無其他政策支持,新玉米未上市前,價格快速上漲,但現在新玉米開始陸續上市,深加工企業或因東北地區補貼云南省,產品無法具有優勢,深加工企業只能從原料壓縮成本下功夫。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華北玉米目前主流價格在1850元/噸左右,新糧即將規模上市,華北玉米或跌至1400元/噸,甚至不排除1300元/噸。一夜回到革命前,農民的心理陰影面積估計已經不是高等數學就可以解答了。
與東北產區連續遭遇干旱和臺風摧殘,玉米減產不同,今年華北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穩中有增,且種植品種逐步改良、產區天氣條件較好,玉米單產和總產雙雙增長。從河南及周邊省份的玉米長勢來看,內地玉米豐收基本可以確定,新產玉米估計在10月中旬大量上市。如果收獲期天氣晴好,那么新產玉米的質量也會較高。
市場購銷主體普遍認為,農民會降價出售玉米,主要原因是在定價方面農民基本沒有話語權。另外,收獲后農民也不會積壓玉米,
一是農民儲存條件有限,沒有地方存放;
二是很多農民資金緊張,不得不及早出售;
三是當前玉米市場整體供大于求,新產玉米價格低開低走并長期處在低位的話,還不如盡快出售。
已有有機構預計,由于東北地區玉米補貼額度較大,農民出售新產玉米的積極性將提高,價格預期也將下滑,
心理價位在1400—1450元/噸,同時不排除新產玉米上市價格最低下行至1350元/噸的可能。
來源: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