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健康是維持動物福利和確保安全、價格實惠豬肉穩定供應的關鍵。“可持續的健康”關乎到今天養豬業一系列共同的健康課題及養豬業可持續生產管理可選擇的管理模式。
豬獸醫 Lucina Galina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個農場開展了一場飼養員培訓,她受到當地養豬戶的熱烈歡迎。培訓后的豬看起來圓潤、健康,欄舍干凈通風,2500頭培訓試驗豬得到清晰地、仔細的管理。
“第一眼時,我對如何引導這場培訓產生了懷疑,因為這個豬場似乎并沒有太多的改進空間,”Galina回憶。“作為一名獸醫,那是我喜歡看到的事情。”
但Galina作為一名資深獸醫,她明白有時候表面現象是具有欺騙性的。一旦她進入欄舍作培訓前的評估工作時,她馬上便發現了不對。
“當我們走近且在欄舍內移動時,我們發現好幾頭豬存在跛行,”她報道。“這預警著在育肥后期,豬群將會暴發豬滑液支原體,需要進行緊急干預。假設我們沒有進入欄舍內,使可能不會發現癥狀,形勢將會變得更加糟糕。”
走近看
“走近看”是碩騰(Zoetis)公司豬肉技術服務高級經理Galina,在由碩騰贊助的飼養員培訓計劃中重點強調的地方,這樣可盡早發現,通過“單個照顧”對疾病進行即時處理。一旦掌握了識別豬只早期疾病信號,飼養員和獸醫便 可以作出快速反應,減緩疾病的發展和傳播,降低相關的成本。
“斷奶仔豬的亞臨床疾病可降低農場利潤,因為它們會急性暴發。表面看起來健康的豬可能已經處于疾病前期或亞急性期,可降低飼料效率、生長速度,不易存活,提高發病率和死亡率,”她解釋。
“很大程度上,感染、營養、環境等對斷奶仔豬的挑戰,都可通過仔細飼養得到解決,重點為每天對每頭仔豬進行檢查,在疾病早期進行處理。育肥階段單個豬只的飼養照顧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豬經過快6個月的飼喂,已經非常值錢了。”
得到證明的效果
Galina報道,這種飼養員培訓已經取得了實際的效果。2013年《豬的健康和生產》雜志發表了兩個大規模的研究,比較Zoetis飼養員培訓對保育豬死亡率、生長率、處理成本的影響,與沒有經過培訓的標準飼養相比。
在培訓組,導師教導飼養員每天仔細檢查每頭豬,利用一套疾病嚴重程度體系來鑒別亞臨床的豬。該系統將豬病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或需要人道安樂死(圖1)。
豬31.jpg (148.46 KB, 下載次數: 2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9-2 13:19 上傳
豬32.jpg (71.06 KB, 下載次數: 2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9-2 13:19 上傳
“這種分類系統訓練飼養員確定哪些豬需要介入及何時介入,”Galina解釋。“這樣可以確保病豬即時得到處理,特別是飼養員自己就能夠執行了獸醫之前制定的治療方案時。”結果顯示飼養員培訓產生了很有意義的差異。與飼養于標準操作下的豬相比,培訓過飼養員飼養組顯著降低了豬的死亡率和處理費用,且提高了生長性能。總體上講,這項研究表明,培訓飼養員可以使每43頭保育豬價值額外提高1頭(表1)。
表1:培訓飼養員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P<0.05)
豬33.jpg (84.94 KB, 下載次數: 20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9-2 13:19 上傳
更大的圖景
對豬個體照顧飼養應該看到更大的圖景,Galina說。在檢查每頭豬前,她建議應對環境、營養因素作一個系統評估,然后再對畜群健康和行為進行評估。
疾病跟蹤僅是優良飼養的一方面,她介紹。日糧變化、環境應激、同窩及同欄內豬間的競爭都可導致斷奶仔豬的死亡和生長性能下降,這些因素同樣需要進行跟蹤和仔細管理。
長期可持續性
根據Galina,優秀的飼養不僅表現為豬只更健康、生長性能更高、成本和死亡率更低,還應促進更高的動物福利標準和今天消費者日益關注的理智的抗生素使用量。
“目前還可能需要大量的藥物,但如果你能夠在早期鑒別疾病,藥物處理便會下降,”她說。“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并不一定需要介入,因為有時動物僅僅是需要時間來恢復暫時落后的生長。”
她補充,“當飼養員知道如何早期鑒別疾病,他們將工作更有成效、溝通效率更高、行動更快。這樣便可以創造更好的健康和福利、改善生長性能和飼料效率,提高員工生產力,這些對豬場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譯者:戶啟蔚翻譯
畜牧人網站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