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染1.png (488.11 KB, 下載次數: 1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18 17:16 上傳
體細胞數、內毒素、霉菌毒素是存在于母豬初乳、常乳中被遺忘的威脅。
一般認為理想的新生哺乳類動物的日糧,最佳選擇莫過于母體的乳汁。但不應夸大初乳、常乳的好處。它們富含能量、高消化蛋白質、母體免疫,為仔豬提供系統和粘膜保護。
盡管存在這么多好處,但也不應該忽視其對仔豬的諸多威脅。許多國家出現的新生仔豬腹瀉綜合癥表明,應重視這些威脅。奶牛業的情況也可作為證明。
1、體細胞數(SCC)
奶牛乳汁的一項重要質量指標便是體細胞數,其對乳汁的市場價格有決定作用。乳汁中體細胞數受母體炎癥情況而波動。對于豬和奶牛,乳汁中的體細胞數可以反映母體的健康狀態、腸道、乳房健康狀況,及乳汁合成過程。
不幸的是,對母豬乳汁中體細胞數的研究非常有限,且報道水平差異很大。初乳中2 至 3x106cells/ml,常乳中5x105 cells/ml,或者更高都被認為正常水平。在分娩后第1周,乳汁中體細胞數將下降10%,之后將保持穩定。近期,有試驗研究了乳汁中體細胞數對仔豬體重的影響。鑒于這些強烈的聯系及其對仔豬的負面影響,體細胞數應該得到更加密切的跟蹤。
污染2.png (154.43 KB, 下載次數: 17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18 17:16 上傳
2、內霉素
內霉素主要為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的細胞壁中熱穩定的脂多糖,當細菌在宿主體內死亡后釋放出來。豬幾乎時刻處于內毒素環境,如地板、空氣、水、胃腸道中均存在內毒素。一旦這些脂多糖進入血液,就會造成動物發熱、發冷、休克、白細胞減少及許多其它的癥狀,具體取決于感染組織的狀況。內毒素可存在于乳腺炎、子宮炎、無乳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產后抑郁癥)等多種疾病中。脂多糖還可提高豬對DON的敏感性,一種可引起豬嘔吐、腹瀉、抑制免疫功能的霉菌毒素。
脂多糖的濃度已經作為人類消費高溫消毒乳產品的一種質量指標,設置最大限量為400 EU/ml。至今天,對母豬初乳、常乳中內毒素水平及其對仔豬生長性能影響的研究非常少。Shreeve等(1970)報道,大腸桿菌提取的接種的母豬所哺乳的仔豬,其對不同內毒素表現出高度敏感。
3、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寄生曲霉所合成的天然霉菌毒素,奶牛業對此關注比較多。黃曲霉毒素B1是目前所知的最易致癌的霉菌毒素。黃曲霉毒素B1的天然代謝物黃曲霉毒素M1在牛奶中污染率中1%-6%。歐盟規定乳產品中黃曲霉毒素M1含量高于0.05 μg/kg,美國規定高于0.5 μg/kg,就應該廢棄。
與其它階段的豬相比,年青仔豬和妊娠母豬更易感染各種毒素。黃曲霉毒素的影響包括常見的生長速度下降、采食量下降、免疫抑制外,還可表現為肝毒性、腎和系統性炎癥出血。黃曲霉毒素對哺乳仔豬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得到研究。
解決威脅
鑒于母乳對仔豬復雜的影響,各種已知的、未知的威脅,且這方面的研究較少,故應引起重視。奶牛業所采取的各種預防對策對養豬業應該有所幫助。
養豬生產者可以在很多步驟、方面來縮小母乳中體細胞數、內毒素、霉菌毒素的威脅。如,生物安全、霉菌毒素管理、內毒素控制等多種策略。
現代霉菌毒素吸附劑、失活劑也可以用于內毒素的控制。我們的研究表明,在母豬日糧中添加植物源的飼料添加劑可以改善母豬的生產性狀、母乳的數量和質量、降低出生后初期乳汁中體細胞數。
原文出處:http://www.wattagnet.com/article ... tch-for-in-sow-milk
戶啟蔚翻譯
畜牧人網站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