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窩產仔數 |
后備母豬初配日齡 | 應為210日齡 |
后備母豬初配體重 | 130 - 140 kg |
后備母豬初配體況 | 20mm背膘厚 |
后備母豬第幾次發情 | 最理想的是第二次發情之后 |
母豬95kg體重之后的營養 | 自由采食,直到初配。注意,地板飼喂可能造成同群中某些母豬個體無法自由采食。可在飼料表面撒魚粉,增加蛋白攝入量。 |
后備母豬妊娠飼喂 | 體況評分控制在3.5,否則第二胎產仔數會下降 |
泌乳期采食量最大化 | 泌乳期第18天應達10kg。確保飲水供應充足 |
斷奶至配種 | 增加蛋白供應,也就是魚粉。轉出仔豬后可以把母豬留在產房,再喂一頓泌乳料。不要在早晨喂,白天轉仔豬,晚上喂。 |
配種后飼喂 | 存在爭議 - 標準建議是前14天每天2.5kg飼料,14%蛋白,13MJ能量,0.7%賴氨酸。這個標準在產后頭72小時可能略有欠缺 |
飼料質量 | 真菌毒素會降低窩產仔數 - 增加木乃伊胎的比例 |
維生素A | 經產母豬斷奶時、后備母豬配種5天前(上次發情記錄之后第15天)補充100萬單位。采用棕櫚酸視黃醇。 |
泌乳期 | 長于17天 |
胎次 | 每胎掉隊母豬的比例控制在10%以內。3-5胎最高產。應對母豬更新進行細致管理。確保胎次結構正確。 |
遺傳 | 母系方面的雜交優勢能使窩產仔數提高1頭甚至更多。這窩產仔多的母豬,下窩也傾向于多產仔。特別的 - 梅山效應 |
疾病 | 一定要及時接種細小病毒疫苗。豬流感會影響窩產仔數。腸病毒以及其它病毒會降低總產仔數、活產仔數,增加死胎、木乃伊胎數 |
轉移/應激 | 配種時轉移,或28天確定妊娠后再轉移。著床發生在14天。配種后3至21天當中不要轉移母豬或給母豬造成別的應激。 |
空氣質量 | 空氣溫度16-18℃,無賊風 |
公豬受胎率 | 注意豬流感和熱應激(疾病與環境) |
配種管理 | 交叉配種。兩次配種,一次自然交配,一次人工授精 |
精液操作 | 精液操作、稀釋與儲存不當有可能影響受胎率以及窩產仔數 |
光照模式 | 配種區尤其需要良好光照,16小時開,8小時關,定時控制。需要500勒克斯的強度。 |
增加后備母豬窩產仔數 | 提高生命期生產性能 |
分娩管理 | 減少死胎,詳細記錄死胎/斷奶前死亡情況 |
來源:英國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