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下跌之下,作為生豬生產和市場情況預警指標的豬糧比價,已低于盈虧平衡點,進入價格中度下跌的黃色區域,生豬養殖出現虧損。有關部門數據顯示,至3月27日,安徽省豬糧比價達5.28:1,連續五周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
1.jpg (119.98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4-8 09:05 上傳
豬市“倒春寒”,價格下跌逾25%
今年開春以來,豬市沒有像市場期待的那樣回暖,反而價格繼續下跌,迎來“倒春寒”。
安徽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田文釗介紹,今年1月下旬以來,受生豬生產和市場消費等多種因素影響,安徽省與全國一樣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尤其是春節后,跌幅較大,目前已經連續下降了9周。
據省物價局價格監測數據顯示,近兩個月安徽省生豬價格持續下跌。3月27日,全省生豬平均出場價格每50公斤為649元,比1月份底累計下跌25.4%,比去年同期下跌15.3%,比去年最低點下跌3.4%。
有關部門對安徽省6家大中型生豬養殖場進行的專項調查結果顯示,價格走勢與全省總體情況基本一致。生豬平均出場價格由1月底的每50公斤880元下降到3月27日的每50公斤650元,降幅達26%。
連續下跌之下,作為生豬生產和市場情況預警指標的豬糧比價,已低于盈虧平衡點,進入價格中度下跌的黃色區域,生豬養殖出現虧損。有關部門數據顯示,至3月27日,安徽省豬糧比價達5.28:1,連續五周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
采訪中,養殖場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養殖場如外購原料加工飼料,玉米價格每噸2500-2600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豆粕價格每噸4300元,比去年同期上漲30%;麩皮價格每噸2000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0%;并且飼養人員工資也在上升,養豬成本每斤在7.2元左右,目前養殖一頭110公斤的出欄肥豬,平均虧損110-150元。
市場供過于求,短期難言回暖
“生豬價格一般受市場供求和疫情兩方面因素影響。 ”省物價局市場價格調控處負責人胡賢海表示,今年以來安徽省生豬養殖沒有發生大的疫情,總體情況也好于去年,造成此輪生豬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大于求。
據安徽省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安徽長風公司李新盛總經理介紹,2011年生豬價格大幅上漲,吸引大量資本進入養豬行業,養殖規模增加,盡管2012年上半年生豬價格下跌,但下半年生豬價格逐漸回升,2012年養豬總體盈利。因此,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持續不減,特別是中小養殖戶增加較多,導致生豬總量增加。長風公司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8200頭,比去年6500頭增長26%。
“每年3-5月份是生豬價格的低谷,也是生豬出欄旺季。 ”李新盛分析,按照6-7個月養殖周期計算,今年2、3月份出欄的生豬是去年9月左右補欄的仔豬,由于此時仔豬存活率較高,并且后期疫情平穩,今年2、3月份生豬存欄、出欄量較大。此外,為保障市場供應,春節前中央和各地還陸續投放了大量儲備肉。
省畜牧局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9、10月份安徽省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均有所增長,9月份環比分別增長1.33%、1.44%,10月份環比分別增長1.3%、2.56%。
供應穩步增長,需求卻在減少。受消費習慣等因素影響,春節前的腌制品沒有消費完,導致節后一段時間內豬肉消費需求下降。此外,今年以來餐飲消費下滑也是豬肉需求下降的一個原因。
李新盛介紹,長風公司正常每天屠宰生豬60-80頭,由于需求下降,今年春節后每天屠宰生豬不足30頭。合肥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數據顯示,春節后豬肉日成交量出現下滑,3月份豬肉白條統貨日均成交量300噸左右,比2月份下降20%以上。“與往年相比,今年價格變化也有不同以往的特點。 ”田文釗介紹,表現在價格跌得早、幅度大,下跌持續時間長。
田文釗說,往年春節前是消費旺季,今年春節前一周活豬市場需求低迷,出現罕見的活豬積壓現象。從幅度看,3月27日,全省活豬平均價格為13.19元/公斤,較年初下跌23%,較今年最高價下跌26.07%。最近價格已經跌至6.30元/斤,比往常下跌更為兇猛。目前豬價并沒有探底的跡象。田文釗分析,總體上,上半年生豬價格將在低價位上徘徊,不排除可能還會繼續探底。
多舉措穩生產,防止豬賤傷農
“生豬價格的波動是常態,一般3年一個周期,沒有必要過于緊張和恐慌。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往常的經驗表明,供求關系“無形之手”會引導行業自我調整,逐步走向成熟。
田文釗告訴記者,與前些年相比,隨著安徽省規模養殖比重提升,大的養殖戶的決策越來越理性,出現虧損迅速逃離的現象越來越少,行業主體能夠理性看待養豬行業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并根據這種波動調整經營行為。
“但是肉價頻繁過度波動,說明行業依然不成熟。 ”田文釗指出,這是市場自身優勝劣汰的過程,最終市場將以規模養殖為主,市場才會相對平穩。就我省而言,目前大部分散養戶和一些小規模養殖戶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良種化程度低、養殖技術不高等問題,抗風險能力弱,對市場價格走勢缺乏預見性和前瞻性。
而大型養殖企業由于在資金、設備、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發展規劃不會因市場波動而改變,有利于市場價格平穩運行。解決劇烈的“豬周期”波動,根本上要制定相關傾斜政策,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
就當前而言,田文釗建議,由于我省豬糧比價連續三周在價格中度下跌的黃色區域運行,生豬養殖出現虧損,如果后期生豬價格繼續下跌,建議政府應適時啟動調控預案,增加豬肉儲備。
記者了解到,3月28日,省發改委、物價局、商務廳、省農委等部門已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生豬市場價格波動情況,提出將適時啟動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
胡賢海建議,價格、農業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生豬價格、成本收益和存欄情況的監測,以及生豬價格變化對生豬養殖行業發展的影響分析。同時,各相關部門要要求,及時通過部門網站以及其他媒體發布生豬價格和存欄量變化情況,提醒養殖戶、經營者防范市場風險,引導養殖戶適時調整養殖規模和結構。各地政府和農業、商務、價格等部門要積極引導和鼓勵養殖戶、屠宰加工企業、批發市場、超市、農副產品平價商店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合同,做好生豬產銷銜接工作。
就養殖戶而言,當前可趁機合理調整豬群結構。田文釗建議,養殖戶可以優化豬群結構,淘汰老齡、劣質低產母豬,適當補充優良后備母豬,穩定生產能力,防止大起大落。
田文釗強調,越是低谷期,養殖戶越是不能忽視防疫。各地要結合春防工作,切實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加快集中免疫,確保免疫質量。認真落實疫情監測報告、消毒、撲殺、無害化處理等各項綜合防控措施,強化應急防控機制,努力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