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價一直低迷,養殖戶大倒苦水,在QQ群,網友第一句話便是問豬價。相關部門早在幾周前便放風說要啟動預案,直到現在大家都已經不指望也還未見動靜。豬價破六,一些養殖戶早已經按捺不住,有些已經不打算再養,有些已經采取措施減少母豬存欄量,減少生產等等。
有人說豬價暴跌之后必定暴漲,那么相關部門為何遲遲不啟動預案呢?國家收購又現不現實呢?
以往國家在還沒有跌破成本價便開始收購,但是現在國家收購的凍豬肉還沒有消化完,再收購新的凍豬肉壓力可想而知,而且按照農業部4000個監測點數據,全國能繁母豬仍然維持在5000萬頭的高點,而國家收儲量遠遠不能解決現實問題。豬價低迷持續很長時間,還會繼續下跌,但跌幅不會很大,至于跌到什么程度國家才會啟動預案,預案又能否真正解決問題是個謎。
豬周期探討
中國豬三年一周期,現在屬于低谷期,這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些說法。但是豬周期是否真的存在,有行業人士給出了不同的看法,豬價會跌會漲,但是沒有固定的周期,如果的固定的周期那養豬時間長的人都早就發了。這個說法不無道理,周期是對以往的一種經驗總結,但是沒有人按照這個來規劃生產,生豬價格歸到底就是供求關系。以往,有人在高價時減少生產,在豬價低時加大生產,這都是一種策略,是根據人性判斷的一種方式,所以以前說養豬就是賭博。但是現在不同了,大規模養殖場的進入,使得生豬養殖量不可能像以往那樣暴增暴減,一旦養殖便很難撤退,規模化豬場更是如此。因此,豬周期的頻率一定會有所降低,甚至消失。
合理的豬價,還需要市場來決定
養殖戶現在最大的心愿是豬價能夠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豬價范圍內,如果要達到這個效果,就需要生豬生產一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量上,但是現在仍然有不少投機者玩火,就在最近,由于各地豬價不同,有些人便到別的地方買豬再到另一個地方賣。像這種投機行為一直都存在,當然,這對市場的沖擊其實并不大,合理規劃養殖才是最重要的。養豬的利潤最終是靠生產水平和數量來決定的,當大家生產水平相差不大時,量便成了大家都想爭取的,但是生豬出欄數量必須在一個合理的范圍才有利可圖,依照現在的規模,必定有豬場要淘汰,最終還是市場決定,最終在大家都不得利的情況下洗牌。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