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免费观看,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韩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婷婷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久久青草55部完整,天天爽五月天影院,99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查看: 754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北肉牛飼養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7-3 14:2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規范適用于我國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肉牛養殖。
東北地區按其植被生存狀態條件,可分為以放牧為主的草原區及以農作物種植為主的農業區(簡稱為農區),其間交叉著農牧交錯帶,其自然條件有利于發展肉牛養殖業。但由于近年來草原地區草地干旱退化、加之沙化、堿化、提供給肉牛的可食牧草越來越少,草場載畜量大大降低,飼料資源匱乏已成為草原地區的主要矛盾。此外,肉牛育肥期短,許多公犢牛沒有育肥便被屠宰。農區玉米秸加工方法簡單,利用率低,肉牛品種改良存在著死角,人工授精技術未能全面開展,制約著該地區肉牛業的發展。
由于東北地區主產玉米、大豆,是我國著名的玉米帶、“大糧倉”,為養牛業提供豐富的飼料資源。天然草場資源豐富,農作物秸稈多,發展肉牛生產大有可為。但制約該地區肉牛生產的關鍵環節是,標準化生產體系和產業經營體系尚未建立起來,幼齡牛強度育肥沒形成規模,以人工授精為主的肉牛雜交改良技術沒能全面展開。肉牛產品檔次低,產品的安全性和衛生狀況較差。此外,肉牛出欄體重及年齡偏小,未成年的肉牛被過早屠宰,以玉米秸為主的粗飼料加工利用技術普及程度不足。這些因素影響了牛肉產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以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根據這一地區生態條件及市場對肉牛產品的需求,東北肉牛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是普及推廣優良種畜如夏洛來、利木贊、西門塔爾等優良肉牛品種,采用牛細管冷凍精液人工授精等先進技術,改良本地牛,提高牛群整體質量;大力推廣以幼齡牛育肥為主,架子牛育肥為輔的肉牛育肥技術;進行草場改良及農業區粗飼料加工處理,保證肉牛所需粗飼料的數量及質量。同時建立健全肉牛標準化生產體系和產業化經營體系,提高肉牛產品檔次,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及衛生條件。
1、目前在該肉牛產業帶推廣的先進成熟的核心技術
(1)幼齡牛強度育肥技術
(2)以人工授精為主的肉牛雜交改良技術
2、主要配套技術
(1)架子牛短期育肥技術
(2)優良肉牛品種的利用
(3)玉米秸加工利用技術
(4)優良牧草栽培與草地改良技術
3、生產技術規范
(1)牛場建設
①場址的選擇
牛場的位置應選在離飼料生產基地和放牧地接近、避風向陽,干燥、通風、排水良好,易于組織防疫、交通便利、供電方便、地下水源充足的地方。但不要靠近交通要道,1000米內無大型化工廠、采礦場、皮革廠、肉品加工廠、屠宰場、飼料廠、活畜交易市場和畜牧場污染源,以利防疫和環境衛生。
②場地規劃與布局
場地除建牛舍外,還應修建相應的料庫、草庫、青貯窖、調料間以及辦公室、值班室等附屬設施。各建筑物之間道路暢通,聯系要方便,縮短供電、供水、供草、料的距離。各建筑物間應設綠化帶,周圍設圍墻,生產區應建在下風向。
③牛舍建筑
建筑牛舍,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既經濟實用、便于飼養管理,又適合牛的生活要求,以便更好地促進牛的生長發育,提高勞動生產率。
A.牛舍環境溫、濕度要求:育肥牛最適宜的溫度為10—15℃,適合溫度5—21℃。飼養水平較高時,育肥牛對低溫耐受力較強;而對高溫的耐受力較差。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都要增加能量的消耗,既不利于增重又加大了飼養成本。濕度:牛舍濕度應控制在相對濕度50—70%,不超過75%為宜。
B.牛舍類型
牛舍(棚)的類型,根據東北地區氣候等情況,常用牛舍的類型一般以四面墻壁的封閉程度分為四種:封閉式、半開放式、半開放扣塑料膜棚式和敞棚式;以內部結構,又分為單列式、雙列式、多列式和小圈式等四種;房蓋的結構分為起脊式、平頂式、單坡式和半單坡式。建筑用材料多為用磚、瓦、石棉瓦、鋼材、木材等。
C.牛舍內部結構
飼槽:寬0.6米至0.7米,槽底高0.2米,槽內側(靠近牛床)高0.26米,外側高0.6米,用單磚水泥砌。
牛床:長1.8米,寬(每頭牛間距)1至1.1米,牛床坡度2%。
糞尿溝:寬0.3米,深0.15至0.2米。
喂飼過道:寬1.2至1.5米。每頭牛占舍面積4至5平方米。
(2)肉牛的飼料種類及加工貯存
①飼料種類
主要包括精飼料、粗飼料、礦物質飼料,以及由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組成的添加劑預混料等。
A.精飼料
包括糧谷類、餅粕類和糠麩類,主要特點是體積小,營養豐富,含粗纖維少,消化率較高。并根據其蛋白質含量又分為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東北地區主要能量飼料:有玉米、高梁、大麥及糠麩類,尤以玉米為主要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含粗蛋白質20%以上的飼料稱做蛋白質飼料,如豆餅(粕),葵花籽粕、棉籽粕、玉米蛋白粉等。
B.粗飼料
粗飼料包括青干草、農作物秸稈等。其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18%),體積大消化率低,但卻是育肥牛所必需的。
青干草:它是粗飼料中營養含量最高的,是草原地區牛最好的粗飼料來源。分豆科和禾本科兩種。適宜在東北地區栽培的苜蓿、沙打旺、草木棲等,含蛋白質和鈣較多。禾本科牧草如羊草、無芒雀麥、蘇丹草等,含蛋白質和鈣較少。農作物秸稈:包括玉米秸、稻草、小麥秸等,是農區粗飼料的主要來源。其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消化率和粗蛋白含量低,適口性較差。
C.青貯飼料
主要是玉米秸青貯飼料(全株青貯和去棒后鮮稈青貯),它具有多汁、易消化、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適口性好等優良特性。
D.糟渣類飼料
包括白酒糟、啤酒糟、甜菜渣、淀粉渣、豆腐渣等,是育肥牛的廉價且效果好的飼料來源。
E.礦物質飼料
包括、碳酸鈣、磷酸氫鈣、食鹽等,以補充日糧中的鈣、磷、鈉、氯等元素的不足。碳酸鈣、磷酸氫鈣一般占日糧精料量的1—2%,食鹽為0.5—1%。
F.添加劑預混料
主要由維生素、微量元素及載體配制而成,一般給量占精料量1%。
G.非蛋白氮飼料
除含蛋白和肽以外的含氮形式的飼料稱為非蛋白氮飼料,它是牛的廉價的蛋白質補充飼料,如尿素等。
②飼料的加工與貯存
飼料經加工后,可提高適口性,采食量和利用率。
精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粉碎或者是蒸汽壓片。比如玉米可以帶軸粉碎,玉米粒粉碎及玉米粒壓片等。此外,生豆粕必須經過熟化,通過煮熟或炒熟后喂牛,不僅適口性好,而且利用率也高。
粗飼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粉碎(切短、揉碎),粉碎后壓塊、氨化、堿化、鹽化、微生物發酵(青貯、黃貯)等。目前在生產中最為普遍的是粉碎處理。對牛來講,粉碎長度玉米秸1—2厘米,或用揉碎機揉撕成細條狀;稻草和羊草鍘切成2—5厘米長度為宜。粉碎過細反而降低消化率和利用率,易發生消化障礙。
酒糟的貯存 酒糟也是易發酵飼料,即使在冬季,如果放在向陽處或舍內,也易發熱而降低其營養價值,嚴重時會發霉,變質。為了保證均衡供給,可在價格低、易買季節大量購入。需長期保存,可用窖(土窖或永久窖)貯存。
(3)肉牛的選擇
①肉牛的品種
在相同的條件下,不同品種牛,無論是育肥還是繁殖,其經濟效益差異都比較大。總體來講,改良牛和地方良種牛在增重速度、肉的品質和飼料報酬等方面明顯高于本地黃牛。從目前東北地區牛群結構及雜交改良牛的基礎來看,應推廣以下幾個品種。
西門塔爾牛:由瑞士、西德等國引進的大型肉乳兼用品種牛,體重1000—1100公斤,毛色為黃白花或紅白花。夏洛來:由法國引入的大型肉牛,體重1100—1200公斤,毛色為純白色或乳黃色。利木贊:由法國引入大型肉牛體重950公斤,毛色為淺紅色。中國草原紅牛:吉林、內蒙、遼寧、河北四省(區)培育的兼用品種牛體重850—950公斤,毛色為深紅色。
②育肥牛的選擇
A.性別選擇
飼養育肥牛時,同一品種,在月齡和飼養條件相同條件下,選用公牛為育肥牛,育肥效果最佳。
B.年齡的選擇
牛的增重速度,胴體質量,飼料利用率都和牛的年齡有密切關系。一般的規律是,牛的年齡越大,飼料利用率越低,增重速度越慢,胴體品質和牛肉品質就越差。
C.體重的選擇
在月齡相同的情況下,應選擇體重大的,增重效果好。
D.體型和外貌的選擇
體形和外貌與育肥牛的增重速度有直接關系,區分改良牛的體形外貌應從牛的前面,側面,后面三個方面進行選擇。理想的育肥牛應該是,前面望:頭型好(嘴寬大,前額寬,頭稍短,眼大有神);胸寬、深、前肢站立端正。側面望:體軀呈長方形,十字部高于體高;頸短而厚;背腰平直且寬;尻部平寬,被毛有光澤;后面:后軀方正、豐滿。
(4)肉牛育肥方式和方法
①育肥方式
肉牛的育肥方式有多種,包括舍飼育肥和放牧育肥。舍飼育肥通常采用短期育肥和持續育肥,即架子牛育肥和斷奶小公牛育肥兩種方式。至于采取哪種育肥方式應根據當地條件、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而定。
A.短期育肥
短期育肥是指購入年齡較大的架子牛或前期在草地放牧,后轉入舍飼經過短期全價育肥飼養,直至出欄。
B.持續育肥
即斷奶后的小公牛直接轉入育肥階段,給予高水平營養進行育肥至出欄。這種育肥方式能充分發揮幼齡牛生長發育快的特點,出欄時的月齡較小,群體效益高,而且牛的肉質好。
C.放牧育肥
斷奶的犢牛,進行放牧為主進行育肥,同時補喂干草及精料,使其快速生長發育。當體重達400公斤以上時,膘情達中上等,即可出欄。
②育肥季節及出欄適期
育肥季節:以春、秋及初冬季節育肥較為適宜;但只要有防寒、避暑設施,可常年進行育肥生產。
育肥期:根據育肥牛的月齡、性別、品種、日糧水平不同,以及市場需求來決定育肥期的長短。6—8月齡斷奶公犢,育肥期為10—12個月;10—12月齡育成公牛,育肥期為8—10個月;15—18月齡公牛,育肥期為5—6個月;18個月齡公牛,育肥期為3—4個月,閹牛為5—6個月。
出欄適期:育肥牛的出欄適期,應根據體重、肥度及市場的需求而定。一般公牛在18—22月齡,不超過24月齡出欄;閹牛在22—24月齡,不超過30月齡出欄。
③育肥牛日糧
為了達到比較理想的增重指標,每天必須喂給相應的飼料。這些飼料,即要有一定的體積,使牛有飽腹感,又要滿足牛的營養需要,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達到育肥目的。
A.采食量
育肥牛每天采食飼料的數量,直接影響育肥效果。6—24月齡期間的育肥牛,每頭每天干物質采食量約為體重的2.0—2.7%。
B.精粗飼料的搭配比例
精粗飼料比例,取決于粗飼料的種類、營養成分含量、價格以及牛的年齡和育肥期的不同階段、預期增重目標等。按干物質計,精粗比例為1:2—3。以持續育肥為例:開始重200公斤,平均日增重公斤,最后達到500公斤出欄體重。以風干物計,粗飼料以優質干草為主的日糧,精、粗料的比例為30:70;以玉米秸和青貯為粗飼料日糧的精、粗料比例為40:60;而以酒糟為主的日糧,精、粗料比例為25:75。
C.日糧配方
配制日糧應首先注意以下幾方面因素。各種飼料的價格;飼料的含水量;適口性及消化率;肉牛的營養需要量和增重指標;配制的日糧不能影響牛肉品質;盡可能多種飼料搭配,有助于營養互補。常用于配制肉牛日糧配方的方法有方形法,營養需要法和電腦法。
④育肥牛的飼養管理方法
A.育肥牛飼養方式
根據育肥牛的月齡,性別可采取散放的圈養和拴系飼養兩種方式。
散放圈養:幼齡期的育肥牛,適合散放圈養。將性別相同、體重和月齡相近的牛只編為一組,放在一個圈內群養。全價日糧,自由采食,自由運動。一般每圈10—15頭為宜。拴系飼養:架子牛和月齡較大的育肥牛應采用拴系飼養方式。按其大小,強弱編好次序,定好槽位。
B.育肥期的飼養管理
喂飼方法:每日定時喂飼2次或3次,其間隔不應少于6小時,每次采食時間為1.0—1.5小時,飲水應在喂飼后1小時進行,夏季飲水2—3次,冬季2次,最好飲溫水。精料應提前用水調濕燜軟,然后與粗飼料混拌均勻,分批分次喂給,也可先將精料拌一部分粗飼料先喂,吃完后再將余下的粗飼料添入槽中。日糧的種類應該相對穩定,如調換日糧時要逐步進行。添加尿素時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先給定量1/5—1/4,經過一周左右時達到計劃給量。
管理方法:實行“五定”“六凈”“三觀察”。即“五定”:定人員、定飼養頭數、定飼料種類、定喂飲時間、定管理日程。實行“六凈”,料凈:不含砂石金屬等異物,不發霉腐敗,不受有毒農藥污染。草凈:無泥土塊,無鐵釘鐵絲,以及塑料布、繩等。圈凈:勤除糞,保持牛床清潔干燥。槽凈:每天清掃,防止草料殘清在槽內發酵或霉變。水凈:飲水要衛生。牛體凈:每天刷拭,經常保持牛體清潔衛生。“三觀察”:觀察牛只精神狀態、食欲、糞便,發現異常及時處置。
(5)母牛的飼養管理
飼喂次數:夏季每日飼喂3次,冬季每日飼喂2次。飼喂技術:做到定時定量,少給勤添一氣吃飽。更換飼料時應逐漸過渡,使母牛保持正常的消化與吸收功能。母牛每天飲水2—3次。
①空懷期飼養
空懷前期為母牛哺乳期,應根據泌乳量,確定飼料中營養濃度的投給量。一般要求含蛋白質13—15%的混合精料2公斤以上,同時喂給足量的粗飼料。
②妊娠期飼養
妊娠前期:母牛妊娠前期,由于胎兒小,母體供給的養份少,所以,飼養標準可低些,供給足量的優質粗料,精飼料1.5—2公斤為宜。妊娠后期飼養:混合精料較妊娠前期有所增加,每日供給2—3公斤混合精料,同時特別注意不能喂給腐敗霉爛、冰凍的精粗及青綠多汁料,避免流產及母牛中毒。
③管理
保持清潔的畜舍衛生,飼草飼料應干凈無雜質。每日刷拭牛體,尤其冬季,不能讓牛體帶有糞塊。定時喂飲,觀察牛精神狀態及食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④育成母牛的飼養管理
育成母牛為斷奶后至產犢前階段,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所以飼養標準以中上等水平為宜,每天供給精料1-2公斤,其中蛋白質含量13—15%,鹽、骨粉各25—30克,粗飼料盡量滿足。育成牛應保證每天飼喂3次,飲水三次,18月齡后參加配種。
(6)母牛繁殖技術
①母牛發情鑒定
A.外部觀察法:觀察母牛外部表現和精神狀態變化,如興奮不安、鳴叫、爬跨、相互舔嗅后軀及外陰部,接受爬跨、外陰腫脹、流粘液。
B.試情法:適合于放牧牛群。每30頭母牛放入1頭結扎輸精管的試情公牛,根據公牛和母牛的表現,判定發情階段。
C.陰道檢查法:通過開膣器擴張陰道,觀察陰道粘膜顏色、充血程度、子宮頸外口開張、松弛狀態,判斷發情。
D.直腸檢查法:通過直腸觸摸子宮、卵巢的狀態、卵泡發育程度,判定母牛的發情。
②母牛人工授精技術
采用直腸把握子宮頸深部輸精方法進行。具體方法是:操作者一手戴塑料手套,涂抹皂液,將手臂伸入直腸,握住子宮頸,另一只手握輸精器,將輸精器前端伸入陰門內,先往斜上插,通過尿道口后,再水平往內插,使之緩緩到達子宮頸口。以直腸中手握住子宮頸,另一只手持輸精器,兩手配合將輸精器前端插入子宮頸內口1厘米處,推動輸精器把精液注入子宮體內。
③母牛妊娠診斷
A.外部檢查法:配種后60天不返情的母牛食欲增加,膘情明顯見好,不表現發情,陰唇收縮干燥,可判定妊娠。
B. 直腸檢查法:通過直腸壁觸摸子宮,如子宮頸、子宮體、子宮角均位于骨盆腔內,角間溝清楚,兩角大小粗細相等,無明顯黃體存在即判定沒妊娠。如配種30天左右,觸摸有新生成的黃體存在,兩側子宮角不對稱,妊娠側子宮角粗大且有波動感,壁變薄。妊娠2—3個月,妊娠側子宮角逐漸粗大,液體增加,檢查時可觸摸到胎動。子宮角下沉入腹腔,配種4個月以后有子宮子葉存在,即可判定妊娠。
(7)東北地區肉牛疫病防治技術
①肉牛疫病防疫總體需求
嚴格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指導思想,調查、了解和掌握本地區疫病發生和流生情況,防治情況,經常觀察牛的表現,發現病牛及時隔離并治療,不喂被病毒污染的草及水,不到被污染的地方放牧及飲水。不從疫區購入牛只,對新入場的牛只隔離飼養。經觀察和檢疫,確認為健康方可入群。
牛舍大門處設消毒池,消毒液可選用3%的堿水及消毒劑。同時,做好牛舍的消毒工作,保持牛舍清潔,干燥,衛生,做到無污水,無污物。飲水槽及食槽經常洗刷并消毒,牛舍每半月消毒一次。保持用水清潔衛生,污物處理符合動物防疫要求。
②免疫條件
正常情況下,按年度防疫方案進行防疫注射,重點對牛炭疽、布氏桿菌病、猝狙癥及牛副結核等傳染病進行預防,接種免疫。預防接種前,應對被接種的牛群進行健康狀況、年齡,妊娠,泌乳及飼養管理情況進行檢查了解。每次接種后應進行登記,有條件的可進行定期抗體監測。
③驅蟲
采用春秋兩次藥物驅蟲。一般內服丙硫咪唑、伊維菌素效果都比較好,對常見的胃腸道寄生蟲、肺線蟲,片型吸蟲均有效。使用量,丙硫咪唑20毫克/公斤體重或伊維菌素0.2毫克/公斤體重。
④肉牛常見病的治療
A.巴氏桿菌病,癥狀為體溫突然上升高到41—42℃。不采食,不反芻,腹痛下痢,一天內死亡。剖檢時,可見粘膜、漿膜有小出血點,其它器官也有出血點,淋巴結腫大,有時腹腔有大量黃色或紅色液體。治療時,可采用出血敗血清靜脈注射60—100毫升,或靜脈注射抗生素類藥物,每天2次,5天1個療程。
B.布氏桿菌病:是一種以流產為特征的傳染病。通過破損的皮膚、粘膜及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病牛發生流產、并伴有關節炎及乳房炎等癥狀,可通過臨床檢查確診。治療時,可用抗生素進行較長時間的治療,疫區每年進行疫苗預防注射。
C.前胃弛緩:因長期飼喂劣質粗硬難于消化的飼料及含土質多的飼料或因突然改變飼料成份、精飼料過多等原因引起。病牛表現腹痛、腹圍增大,瘤胃蠕動減弱或消失,反芻停止。治療時可采取酒石酸銻鉀藥6—12克,溶于100—200毫升水中,一次灌服。也可用人工鹽250—300克,或硫酸鎂500克,加水溶化灌服。還可灌服健胃劑龍膽酊(50—80毫升)、或大黃酊(50—80毫升)一次灌服。
D.瘤胃膨脹:由于食用大量精料或易產氣的飼料如青苜蓿等而發病。病牛腹部急劇膨脹,左側腋顯著膨起,食欲、反芻完全病絕。呼吸困難。治療可用食醋500—1000毫升加植物油500—1000毫升一次灌服。也可服瀉藥,硫酸鎂500—公斤,液體石蠟油1000—1500毫升,松節油30—40毫升,加水適量,一次灌服。
E.寄生蟲病
牛體內寄生蟲病:主要有片形吸蟲,可用硝氯酚(拜爾9015)治療,按每公斤體重注藥1毫升為宜,或四氯化碳,每100公斤體重注射3—5毫升,與等量液體石蠟混合,分點深部肌肉注射。牛絳蟲的驅除:用硫雙二氯酚藥,每公斤體重用藥40—60毫克混于飼料內,或用滅絳靈(氯硝柳胺),每公斤體重用藥60毫克,將藥放于舌根,牛自己吞咽。泰勒焦蟲的驅除:貝尼爾藥,每公斤體重用藥4—7毫克,配制成7%濃度溶液,肌注3天,每日1次。牛體外寄生蟲:疥螨蟲:可采用林丹乳油、殺蟲脒或殺螨藥,配成藥液,用于淋浴或藥浴。
4、主要技術簡介
(1)核心技術簡介
①幼齡牛強度育肥技術
幼齡牛斷奶后約7月齡進行強度育肥,可充分利用生長發育迅速,飼料利用率高的階段,獲得較高的利潤及優質高檔牛肉,有計劃地將牧區育肥牛運到農區或半農區舍飼異地育肥,緩解肉牛對草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
A.待育肥牛選擇:選擇斷奶后6—8月齡,體重150—200公斤公犢進行育肥。要求育肥牛發育正常,必須是肉用改良犢牛。
B.待育肥牛入場后進行檢疫,防疫注射,藥溶、驅蟲等項技術處理。然后進入過渡飼養期(30天),給以豐富飼料,每天飼飲三次,給精料1.5—2公斤/頭,并給予犢牛預混料140克,干草自由采食。
C.適應期:精料及預混料由少到多,最后達到育肥牛要求標準。此期約15天。
D.育肥期:正式按育肥牛標準給料,直至出欄。可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20天,體重180—280公斤,每頭日精料2公斤(含豆粕300克),預混料280克;第二階段約120天,體重280— 400公斤,每頭日精料2.5公斤(含豆粕300克),預混料350克;第三階段約50天,體重4000—450公斤,每頭日精料3公斤(含豆粕300克),預混料400克。第四階段約50天,體重450—520公斤,每頭日精料3.5公斤(含豆粕300克),預混料450克。如生產高檔牛肉,必須增加精量,從體重300—350公斤開始,精料量占日糧總量55—85%。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2-11-9 15:52:25 | 只看該作者
東北是個好地方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 12:2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