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料添加劑之三——抗生素替代品丁酸鈉 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加強,飼用抗生素所帶來的抗藥性和藥物殘留等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措施嚴格控制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應用。我國農業部在2011年表示,為提升消費者對畜牧產品的信賴,擬計劃禁止在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今年三月底,美國法院判決全面禁止飼料使用抗生素。因此,開發抗生素替代品成為飼料添加劑研究的熱點。
一、丁酸鈉可作為抗生素替代品之一
短鏈脂肪酸(SCFA)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丁酸。主要來自大腸中厭氧桿菌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酵解作用,是結腸上皮細胞能量的主要來源。作為一種生物調節劑,丁酸在維持細胞的分化和結腸上皮的完整性、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其具有游離性和揮發性的特點,飼料生產中將其制成相對穩定的鈉鹽———丁酸鈉。丁酸鈉具有無污染、無有害殘留和獨特的營養生理功能等特點而逐漸成為最具潛力的動物保健品和抗生素替代品之一。
二、丁酸鈉理化性質
丁酸鈉產品呈白色至類白色,可吸濕性的粉末, 似絨毛狀,具有特殊的奶酪酸敗樣氣味,易溶于水,水溶液pH值呈堿性。本品在常規貯存和搬運條件下,處于室溫和密封狀態下穩定,但勿與性質相反的物質、 粉塵、過熱物品、強氧化劑混存。本品可能產生的有害分解產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鈉、過敏性和有毒的煙塵與氣體,也有可能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抑制、 眼和皮膚過敏、消化道和呼吸道應激。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