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不僅是糧食大省,也是全國第一的畜牧大省。近日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把中原經濟區建成全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
政策原文
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向農業深度和廣度進軍,提高農業比較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實施農產品優勢產區建設規劃,不斷優化農業生產布局。
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重點支持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完善動物疫病防控和良種繁育體系。加大對生豬調出大縣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設全國優質安全畜產品生產基地。
加快特色高效農業發展,重點支持優質油料、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生產,建設全國重要的油料和果蔬花卉生產基地。
加快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支持駐馬店、周口、商丘、濮陽等地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推進許昌、南陽等地建設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扶持重點龍頭企業,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培育知名品牌,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河南現狀
農民收入三分之一來自畜牧業
河南不僅是糧食生產大省,也是全國第一的畜牧大省,是全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
昨天,河南商報記者從省畜牧局獲悉,2010年,河南畜牧業產值達1805億元,居全國第一位,占全省GDP2.2萬億元的8.2%,河南農民人均牧業現金收入達1016.82元,這意味著農民家庭收入中,有三分之一的收入都來自畜牧業。
不僅如此,河南畜牧業在全國的地位舉足輕重,因為從最新的數據信息分析看來,河南生產的肉蛋奶都位居全國前列,其中,2010年,全省禽蛋產量占全國總量的1/7,肉類產量、奶類產量均占全國總產量的1/12,分別居全國第一、第三、第四位。
惠及民生
更多養殖戶將享政策扶持
《指導意見》中有關中原經濟區畜牧業發展的表述,緊隨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之后,在河南省畜牧局有關人士看來,暗含“糧畜并重”的意味。因為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昨天上午,省畜牧局相關人士告訴商報記者,若要解讀中原經濟區有關畜牧業的指導意見,“河南省現代畜牧產業發展規劃”可謂最佳注腳,它圈定了河南未來10年的畜牧業發展方向。
談及對生豬大縣的政策扶持力度,上述人士介紹,多年來,我省供滬生豬比例不斷提升,2009年,我省供滬生豬達276萬余頭,這個數據的意思是進入上海市場的生豬,80%都來自河南,河南養殖戶決定了上海人民的餐桌供應和菜籃子價格。
上述人士分析,前幾年,我省有30多個生豬大縣,根據國家補貼政策,養殖戶每養一頭豬補貼100元,實行的是普惠制,只要養就補貼。隨著下一步圈定五大畜牧產業帶,生豬養殖大縣有望進一步擴大范圍,更多的養殖戶將享受到相關政策扶持。
不過,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發展畜牧業是解決食品和農業問題的明智之選。畜牧業發展水平占農業比重是衡量一個地區現代化水平總體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是人們“生活富裕”的重要反映,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如何落實
建設生豬等五大產業集聚區
環顧國外成型的發展模式,美國圍繞中部玉米帶形成了黃金畜牧帶,歐洲形成了荷蘭奶業帶和丹麥生豬帶,日本形成了神戶牛肉帶。
省畜牧局介紹,根據未來10年河南省現代畜牧產業發展規劃,依托我省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品種優勢,圍繞糧食核心區建設,結合各地畜牧業發展現狀,綜合考慮糧食、土地、水等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積極建設生豬、奶牛、肉牛、家禽、肉羊五大產業優勢集聚區,帶動全省畜牧業快速發展。
拿養豬來說,我省是養豬大省,未來我省將劃定包括京廣鐵路沿線、南陽盆地和豫東平原的濟源市和新鄭市、滎陽市、通許縣、尉氏縣、杞縣等50個縣(市、區)打造生豬養殖基地。同時,在防疫條件好、土地潛力大、人口密度低的豫西、豫南淺山丘陵區,高起點建設集約化規模養豬場,形成生豬產業隆起帶。
發展機會
到2020年畜牧業蛋糕4000億元
省畜牧局有關人士介紹,到2015年,畜牧業總產值將達3000億元以上。
到2020年,全省肉類總產量將超過1000萬噸、蛋類產量將達到500萬噸、奶類總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畜牧業總產值將達4000億元以上,畜產品加工業產值與畜牧業產值之比達到3∶1,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50%以上。
在專家看來,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0%以上,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也就是說,10年后,中原經濟區有望穿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標簽。
10年發展歷程中,河南畜牧產業總產值從2010年的1805億元膨脹到2020年的4000億元,對于畜產品加工企業來說,無疑是巨大蛋糕。而在未來的發展版圖中,2012年,我們身邊將涌現15個產值超50億元的企業,2015年,將出現15個產值超200億元的企業。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