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腦心肌炎 本病是由腦心肌炎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 診斷要點: (1)流行特點 ①本病的易感動物較多;如豬、鼠 、猴、牛、馬等都有易感性,尤以仔豬更易感,20日齡內的仔豬可發生致死性感染,大多數成年豬為隱性感染 ②本病的傳染源是帶毒的鼠類,仔豬主要由于采食被病毒污染的飼料、飲水而感染。也可經胎盤感染。因此,本病發生與場內鼠的數量以及患多少有十分密切關系。 ③本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隨飼養管理條件及病毒株的強弱而有顯著差異,發病率在2~50%,病死率可達100%。 (2)臨診特征 表現為急性心臟病特征,大多數病仔豬是在吃食或興奮時突然倒地死亡,未看到死前的臨床癥狀。另外,還可引起豬胎兒木乃伊和死產為特征的繁殖機能障礙,使豬場母豬的死產和胎兒木乃伊的發生率明顯增多。 (3)剖檢病變 病死豬腹下皮膚藍紫,胸腔、腹腔及心包囊積液,右心室擴張,心肌柔軟,心肌彌散性灰白色,心室肌可見許多散在的白色病灶,有的呈條紋狀、圓形。肺充血水腫;胃大彎水腫;腸系膜水腫。脾臟缺血萎縮,比正常脾臟小一半;腎、肝臟皆呈皺縮狀態。 (4)實驗室檢查 采取急性死亡豬的心臟、腦、脾等組織分離病毒。用病豬的心、腦脾、淋巴結等組織制成的10%懸液,接種小鼠(腦內或腹腔內注射),經2~5天潛伏期,小鼠出現后腿麻痹癥狀而死亡,剖檢可見心肌炎、腦炎和腎萎縮等病變。若接種6周齡仔豬,每頭豬肌注40毫升,可引起接種仔豬死亡。 防制方法: (1)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和疫苗,只好靠綜合性防疫。清除鼠類,以減少帶毒者直接傳染只,污染飼料與水源。 (2)將可疑病豬隔離消毒,進行確診;對癥治療病豬。 (3)將病死豬盡快地作無害處理,徹底消毒被污染的場地環境,以防止人的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