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 本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和人類共患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 診斷要點: (1)流行特點 主要源是病畜及其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菌體,尤其當尸體處理不當,形成大量有強大抵抗力的炭疽芽胞污染土壤、水源、牧場,成為長久的危險疫源地。所以,嚴禁解剖炭疽病死家畜!本病多呈地方流行性。豬的感受性較牛、羊的低。 (2)臨診特征 豬絕大多數是咽型炭疽,只有極少數是腸型、敗血型炭疽,隱性型的要在屠宰后衛生檢疫時才發現。咽型的病初體溫升高,咽喉部及腮腺部顯著腫脹,以后發展會使呼吸困難,出現水腫后窒息死亡。 (3)實驗室檢查 將可疑病豬或血液送至有關檢疫部門做細菌學診斷、動物試驗和血清學的炭疽沉淀反應,或免疫熒光法、炭凝集試驗、乳膠凝集試驗等方法。 防治方法: (1)對在疫區或其污染嚴重的豬場,可用無毒炭疽芽胞苗0.5毫升或第2號炭疽芽胞苗1毫升,皮下注射,注后兩周產生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2)當確診為炭疽后,立即查明疫性,及時上報,盡快實施鎖、檢疫、隔離、緊急預防接種、消毒及治療等綜合性防制措施。 (3)治療選用抗炭疽血清、大劑量的青霉素、鏈霉素、磺胺嘧啶鈉注射液,肌肉注射,及時治療預后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