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將以政協提案及大會發言的形式,建議在新農村建設中推行“可控盈利保障體系”。 充分發揮該體系的綜合優勢,提高我國生豬的市場競爭力,既可穩定市場供給,也能確保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從而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有益探索。
所謂“可控盈利保障體系”,是通過豬場選址、豬舍場地建設、優良種源、飼料、疫情防治、保健、環保、飼喂管理、人工授精和生豬銷售等十個子體系,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核心,將種源供給、豬場建設、飼料投入品、養殖戶和肉食品加工各方結成緊密的產業聯盟,并實現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由第三方投資建立大規模的標準化養殖小區,為生豬養殖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然后由龍頭企業和第三方簽訂包租合同,吸引養殖戶租舍養殖,龍頭企業統一按市場價供給種豬、商品豬;養殖小區內的飼料、防疫、消毒和飼喂管理等工作由龍頭企業進行統一輔導,依靠科學技術,加強飼喂管理,健全良種繁育機制,強化豬群免疫監測,及時淘汰病弱豬,提高生產水平和飼料轉化效率等,提升生豬養殖產業水平,增強養豬產業的競爭力。同時,對出欄生豬,直接由龍頭企業聯合下游肉食品加工企業,以略高于市場價進行收購,解決養殖戶普遍擔心的生豬后期銷售價格波動問題,由此確保整個體系中從種源、飼喂、生物安全、環保、后續銷售等各個環節均可控制,各方利益得到合理分配。
劉漢元常委認為,生豬養殖作為我國傳統養殖中的優勢產業,是城鄉居民肉食品的主要來源,在滿足國民肉食品需求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農民增產增收致富、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途徑。
在這個體系內,可以將母豬的貢獻率,即每年產存活豬仔數量由目前的不到16頭提升到22頭。
在新農村建設中推行“可控盈利保障體系”,在確保生豬養殖上下環節完全可控,以及各方利益合理分配的同時,將節約大量的養殖成本和糧食消耗,符合當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規劃,并將為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做出有效探索和發揮積極作用。
為此,劉漢元常委建議,在全國有條件的地區,找部分有實力、有技術、有優勢的龍頭企業以點帶面,在政策上充分給予支持,逐步形成“立足今天,滿足明天”農村產業化、規?;⒓s化經營的試點示范區,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逐漸在全國推廣,逐步完成這個過程。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