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7日10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就中國的對外政策和對外關系答中外記者問。以下為發布會部分摘要。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請問外長,中國是如何定位自己在亞洲地區的作用和影響力?在金融危機形勢下,中國如何推進亞洲的區域合作?謝謝。
[楊潔篪]:中國是亞洲大家庭的一員,我們的外交政策就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所謂“善”,就是希望鄰居政治上穩定、經濟上發展、民生上改善。所謂“伴”,就是我們要同我們的鄰居建立和發展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
只要環視一下周圍,我們就會發現我們許多貿易伙伴就在亞洲。就是同印度,我們的貿易額也已經超過了500億。中國的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增長,去年貢獻率是20%,我想對亞洲經濟的貢獻恐怕要超過這個數。
我覺得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和亞洲各國都需要開動腦筋、開拓創新,以便使亞洲的經濟能夠率先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
具體講,我們要進一步推進10+1、10+3的合作;我們要進一步推進“清邁倡議”的多邊化,要建立亞洲的資本市場,要建立10+3的外匯儲備庫;我們要進一步推進大湄公河次區域的發展,中國要進一步地加強同南盟國家的合作等等。
除了經貿方面,我們同亞洲國家有著長久的友好交往的歷史,雙方關系有著深厚的基礎。交友貴在交心,古語說“以利合者,利盡則散”。我們同很多亞洲國家的關系不僅僅是一個經濟、貿易方面的互利關系,我們是君子之交,是道義之交。我相信,亞洲的明天會比今天更加美好。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