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抗生素時代丁酸應用及考量高層論壇》
2020年10月24日(周六半天)
CPICP大講堂直播間
1.jpg (327.36 KB, 下載次數: 1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飼料無抗時代已經來臨,丁酸及其衍生物能替代抗生素嗎?丁酸對腸道及其它內臟器官和外周組織有何生理調控功能?丁酸在無抗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何?丁酸對畜禽營養代謝的研究和應用結果如何?早在2004年,李德發院士就證明丁酸鈉替代抗生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吳德教授、趙茹茜教授、馮定遠教授、王恬教授、張克英教授、王志祥教授、韓新燕教授、王忠副教授等一批教授學者從生理生化、與疾病的關系、幼齡動物和種豬、蛋雞的營養與生產成績、與腸道健康的關系、丁酸及衍生物的加工工藝等方面進行研究,新奧(廈門)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湖北浩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了丁酸及衍生物的研發和推廣實踐。
俗話說“養豬就是養腸道”, 影響腸道功能最主要的就是腸道微生物,所以“養腸道就是養微生物”,后腸段厭氧微生物將飼料中未消化的纖維、半纖維、多聚糖等物質分解為短鏈脂肪酸,所以“養微生物的實質就是養短鏈脂肪酸(SCFA)”。腸道四大功能:消化、免疫、微生物菌群、第二大腦;飼料禁抗后,益生菌、益生素以及酶制劑都認為是有效的應對措施,它們都會影響腸道微生物菌群,最終代謝產物通過短鏈脂肪酸(SCFA)實現,未消化的蛋白質和脂肪在后腸道被轉化為多胺、脂多糖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未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后腸道被微生物利用產生短鏈脂肪酸;酸化劑在前腸可以降低pH,而到后腸段pH則升高,但是添加丁酸鹽仍然可以降低后腸道pH。而SCFA的核心是丁酸,所以替抗都繞不過核心成分——丁酸。
今天,我們請專家來講透丁酸的作用機理,以及對動物生產性能的影響,讓我們明白丁酸是替抗方案的核心,任何替抗方案都離不開丁酸這一核心。丁酸替代抗生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主辦單位】: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CPICP) 牧業前沿(豬與禽)新媒體
【承辦單位】:上海諸理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時間】:2020年10月24日(周六半天)
【地點】:CPICP大講堂直播間
【贊助單位】: 新奧(廈門)農牧發展有限公司 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 湖北浩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共享直播間】: 中國農民大學、改變飼界,正在招募中
【技術支持單位】: 南方融視直播平臺
【演講嘉賓及演講專題】: 1、中國農業大學李德發院士,中國飼料協會會長致辭(30分鐘) 《替抗前沿研究》
2、四川農業大學吳德校長、教授(20分鐘) 《丁酸、膳食纖維與種豬營養研究》
3、南京農業大學趙茹茜教授(20分鐘) 《丁酸與動物生理生化功能的研究》
4、中國農業大學王忠副教授(20分鐘)
5、華南農業大學馮定遠教授(20分鐘) 《后抗生素時代,丁酸、酶制劑在替抗中的作用》
6、南京農業大學王恬教授(20分鐘) 《丁酸制劑的作用機理及其在無抗飼料中的應用效果》
7、四川農業大學張克英教授(20分鐘) 《丁酸對斷奶仔豬腸道發育和生長性能的影響》
8、河南農業大學王志祥教授(20分鐘) 《不同丁酸鹽對蛋雞的飼喂效果》
9、浙江大學韓新燕教授(20分鐘) 《丁酸包被技術及其應用》
10、迪吉斯國際有限公司易治雄博士、總裁(20分鐘) 《丁酸營養國際研究進展》
11、新奧(廈門)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賴州文董事長(15分鐘) 《任何替抗方案都離不開丁酸這一核心》
12、湖北浩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尹富貴博士(15分鐘) 《三丁酸甘油酯在畜禽養殖產業增效提質的應用》
13、新奧(廈門)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技術部姜飛經理(15分鐘) 《丁酸衍生物在替抗方案中的考量與優選》 14、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技術經理侯嘉博士(15分鐘) 《微囊丁酸鈉在畜禽上的應用研究進展》
【主持人】總結
【觀看辦法】
2.png (2.65 KB, 下載次數: 1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嘉賓介紹】
3.png (211.91 KB, 下載次數: 1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李德發,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長。 1978年李德發畢業于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1982年前往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進修;1986年從北京農業大學碩士畢業后前往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畜牧系,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進入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工作,先后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擔任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1996年擔任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主任;2000年擔任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擔任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2005年擔任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6年當選為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
4.png (194.1 KB, 下載次數: 1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吳德,動物營養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四川農業大學校長。
吳德1991年從四川農業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2003年至2005年任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副所長。2010年任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所長。2017年任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1] 。2020年任四川農業大學校長。 吳德主要從事豬繁殖營養研究,提出母豬系統營養原理,構建了母豬系統營養參數與配套技術,提高母豬單胎和終身繁殖力;闡明了營養調控母豬情期啟動、卵母細胞質量和胚胎存活及胎兒發育的部分機制,建立了提高母豬發情和配種率、降低妊娠母豬胚胎死亡率、增加母豬泌乳量的營養技術方案。
5.png (77.39 KB, 下載次數: 1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趙茹茜 南京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基礎獸醫學學科負責人,農業農村部動物生理生化實驗室主任。美國康乃爾大學“唐氏學者”。曾擔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生理生化分會理事長,江蘇省生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理學會理事。長期從事動物應激、行為與福利的神經內分泌調控研究。主持農業部“948”項目、公益性行業專項、轉基因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課題等。為全國飼料評審委員會委員。作為第一完成人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為國家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負責人,獲南京農業大學第三屆“師德標兵”(2012)、“優秀研究生教師”(2018),“教書育人楷模”(2018)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 論文200 多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
6.png (77.41 KB, 下載次數: 1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王忠,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酵母多糖、維生素D、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調控家禽免疫抗病力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發計劃1項,農業部公益行業科技專項1項,農業成果轉化項目1項,主持橫向科技合作項目6項等。累計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先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Scientificreport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ultry science, 和Animal science Journal等雜志 發表SCI論文20多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參與指導發表的中文期刊論文50多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節糧小型蛋雞選育”,1999年12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7);“肉雞健康養殖營養調控和飼料高效利用技術”,國家科技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0)。參編專著4部。
7.png (91.92 KB, 下載次數: 1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馮定遠: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業農村部飼料評審委員會委員、全國標準化委員會飼料標準化委員。中國動物營養學分會常務理事、飼料安全與飼料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飼料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廣州市飼料行業協會榮譽會長。
8.png (98.23 KB, 下載次數: 1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王恬,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兼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飼料營養研究會理事長。在國內外發表論文900多篇,主編教材與科技著作11本,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成果獎15項。
9.png (89.84 KB, 下載次數: 1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張克英,四川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十三五”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現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分會理事、四川省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分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飼料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從事豬和家禽營養研究,研究領域包括營養需要和飼料營養價值評定、飼料與畜禽產品質量和安全、抗病營養與高效健康養殖技術等。
10.jpg (31.93 KB, 下載次數: 1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王志祥,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農業部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有效性和耐受性評價試驗機構負責人,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飼料飼草學分會理事長,河南省飼料工業協會秘書長。
11.png (103.6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韓新燕,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留美訪問學者。2004年在浙江大學獲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地方畜禽微生物資源挖掘與利用及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研發。主持和參與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0余篇(其中IF > 8.0JCR一區1篇),已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12.png (224.17 KB, 下載次數: 1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易治雄 博士, 國際知名技術專家。就讀于華中農業大學(學士), 四川農業大學(碩士, 博士), 丹麥皇家農業大學(訪問學者), 和美國弗吉尼亞技術州立大學(博士)。曾任職四川農業大學, 美國楊伯瀚大學。早年曾在楊鳳教授主編的《動物營養學》撰寫“產蛋的營養需要”和在宋育教授主編的《豬的營養》中撰寫多章。在國內外專業雜志發表數十篇科研論文。后在美國嘉吉公司總部工作20多年, 任職動物營養部技術總監, 負責全球家禽飼料業務, 有技術專利; 后獲公司營銷學院教練證書,轉任市場營銷總監, 負責亞洲和拉丁美洲各類動物飼料的市場營銷, 并代管家禽團隊(市場, 研發, 技服)。后調任動物蛋白部亞洲和全球高級總監, 負責一條龍業務的食品安全, 市場營銷, 營養技術, 飼料品質, 農場管理, 和農業生產成績。從事無抗養殖管理20年, 提供 歐洲, 日本, 和近幾年中國等市場的快餐用動物蛋白食品。
13.png (290 KB, 下載次數: 1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賴州文--- 董事長,董事長兼總經理,項目總負責人
1983年7月畢業于福建農大牧醫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7月畢業于北京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獲碩士學位;1987年12月提前攻讀博士學位,是我國獸醫內科學第一批博士研究生。 曾任中國農村信托投資公司項目經理,美國飼料谷物協會(US Feed GrainsCouncil)副經理。1993年赴新西蘭Tegel Foods Ltd公司任總經理技術助理。 受“激情孵化夢想”創業氛圍的感染,1998年5月賴博士毅然放棄在新西蘭的穩定工作,回到廈門創業。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由賴先生一手創辦的新奧公司由初創時期年產值20多萬元,到如今出口創匯數百萬美元,年產值近億元的科技型高新技術企業。新奧公司圍繞著長中短鏈脂肪酸,公司分別開發出成熟的脂壯素、MCT、丁壯素系列產品,產品已出口遠銷到世界五大洲30幾個國家和地區。新奧公司已成為亞洲最大的丁酸鹽生產基地和亞洲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和最專業的微膠囊脂肪粉生產基地。堅持“科技創新”和“國際化道路”兩條主線,聚焦“動物脂肪營養與保健”的專業發展方向,倡導動物綠色飼料添加劑,節約重要的能源,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堅持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通過自主知識產權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從而贏得國際上的認可和尊重。這種創業沖動是賴先生始終保持旺盛精力,率領新奧公司創業團隊取得一次次成功的真正動力。通過產業報國,將專業知識真正轉化為直接生產力,是當代留學人員的鮮明時代特征!
14.png (278.58 KB, 下載次數: 1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尹富貴,動物營養學博士,現為湖北浩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
師從中國工程院印遇龍院士、加拿大農業與食品部Joshua Gong教授和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Martin Nyachoti教授,研究方向為豬和家禽營養。 先后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加拿大農業與食品部圭爾夫食品研究中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安迪蘇生命科學制品(上海)有限公司和祥維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在家禽和豬的腸道健康和低蛋白日糧方面有獨到的研究和應用。 參與和主持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與工程基金委、加拿大農業與食品部,以及中國國家863和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湖南省級基金項目。 參與編寫與豬的營養相關的中英文專著5部,發表科研論文60余篇,其實中SCI收錄28篇。
15.png (103.79 KB, 下載次數: 1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姜飛,現任新奧(廈門)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經理。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碩士,師從何軍教授。
16.png (154.34 KB, 下載次數: 1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侯 嘉,博 士,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碩士期間師從吳德教授和方正鋒教授,研究方向母豬抗病營養-脂肪酸組成調控乳腺炎癥反應效應及其機制研究;博士期間師從張克英教授和浙江省農科院盧立志教授,研究方向水禽營養-纖維水平和來源對蛋鴨腸道健康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2012年加入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主要圍繞畜禽替抗技術應用研究,為康德權分布在全球56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技術服務支持。現任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技術經理。
17.png (130.58 KB, 下載次數: 1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0-9 13:19 上傳
姜樹林,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品牌豬肉大聯盟委員會會長;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CPICP)會長;大北農集團戰略顧問;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戰略顧問。
曾任正大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特別助理,岳泰集團副總裁,華擴達集團副總裁,上海諸理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師;大北農集團高級副總裁;大北農(福建)集團總裁、副董事長。
【贊助單位介紹】
【新奧(廈門)農牧發展有限公司】 改革開放,卷浪推沙。新奧,一個由歸國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1998年成立于廈門。 圍繞著“動物脂質營養健康”一個市場定位,以“科技創新”和“國際化”兩大特色,集“研究開發-規模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點上發力,線上突破,新奧成為動物脂質營養健康領域的先行者。獨立承擔國家“星火計劃”2項和“火炬計劃”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美國和日本發明專利各1項,PCT發明專利申請3項,公司是《飼料添加劑丁酸鈉》國家標準的唯一制定單位。 通過天然的脂質營養手段去實現動物健康,減少抗生素使用,造福人類健康,公司矢志不渝。先后在廈門、龍巖、徐州和馬來西亞柔佛創建動物脂質營養健康品生產基地,聚焦長、中、短鏈脂肪酸全產品線,公司在全球獨樹一幟。中國境內擁有“丁壯素”、“脂壯素”、“酸乳”和“膽能”,國際上則有“Ding Su”、“Lipo Su”、“BTR”和“Lipotech”,各4個品牌。新奧擁有國際上最大的飼用丁酸衍生物和高含量微膠囊包被脂肪粉的生產規模。 公司內設動物脂質營養健康研究所,下轄豬、水產和家禽試驗場,吸引著一大批專業的年輕才俊執著前行。綜合20年研究成果與心得,公司技術部編撰了“動物脂質營養健康技術手冊“,為行業健康發展奉獻心力。 新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動物脂質營養健康品生產廠家。
【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簡介】 康德權企業創立于1999年,專注生物包膜技術21年,總部座落于杭州市錢江經濟開發區。本著“以德立人,以品做事;綠色健康,共贏發展”的經營哲學,不斷在包膜技術領域根據動物的生理結構設計釋放曲線,深耕細作,已成長為全球三大專業包膜企業之一。產品通過國際ISO9001、歐盟FAMI-QS、荷蘭GMP+、清真HALAL和美國FDA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遠銷全球56個國家/地區,中國品質,服務全球。 公司以創新和人才為抓手,不斷提高研發經費的投入,建有“國家工程實驗室生物包膜工程基地”、“省級重點農業企業研究院”和“省級農業科技研發中心”等研發平臺。公司研發的包膜產品均已實現產業化,近幾年來發表專業性文章138篇,申請國家專利48項,包膜產品及成果相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十九屆和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教育部技術進步一等獎”和“大北農科技成果一等獎”等榮譽。
【湖北浩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介】 湖北浩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位于咸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占地3萬平方米。浩華秉承“高技術、高質量、專業化”的經營理念,聚焦動物腸道健康,致力于無抗飼料和綠色養殖解決方案,立足中國,服務全球。 浩華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研發實力,2018年獲“全國模范院士專家工作站”稱號,先后獲得了“三丁酸甘油酯作為飼料添加劑的應用”等發明專利15項,并獲得了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一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 浩華研發團隊于2002年將三丁酸甘油酯首家引入動物營養領域,并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速能(三丁酸甘油酯)已成為行業第一品牌。三丁酸甘油酯和幼康寶(兒茶粉)、包膜植物精油、凝結芽孢桿菌,已成長為替抗主力軍。 浩華通過了歐盟FAMI-QS、ISO22000認證和美國FDA注冊。公司建立了1800平米的技術研發中心,擁有安捷倫氣相色譜儀、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等檢測和研發設備,可同時開展高效體外抑菌試驗、體外細胞培養試驗、體外仿生消化試驗、新劑型開發試驗、菌株篩選培育試驗。
【主持單位介紹】
【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CPICP)簡介】 CPICP是指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的英文縮寫。China Pig Industry Chain Ecosystem Platform (CPICP)。 CPICP(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創建的意義:為了解決豬肉食品安全問題,為了提升中國人民的生活品質至世界領先水平,貢獻每位群友的智慧和力量。
CPICP(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建設的核心理念):奉獻為樂,分享智慧,分享快樂,相互尊重,相互珍惜,拓展友誼圈。全產業鏈生態圈大聯盟,創造價值。富強大中華,活出大精彩!
CPICP(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的運作模式: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CPICP)以推動豬全產業鏈各環節的整合建設為中心;以搭建平臺為手段,共建53個群,2萬多群友;以圍繞豬全產業鏈生態圈舉辦微信群專場講座、微信群專題討論;舉辦4屆年會;與同行業的企業組織展會和高峰論壇(上海畜牧獸醫協會開畜牧科技會議;與VIV聯合召開VIV南京、VIV青島會議);組織群友參觀學習行業標桿企業55家,線上線下聯動活動為內容。推動豬全產業鏈的相關利益者大聯盟、大聯動,旨在解決豬肉食品安全問題,構建安全豬肉食品全產業鏈生態圈,提升中國人民的生活品質至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平臺(CPICP) 畜牧前沿(豬與禽)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