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雞苗問題
雞苗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菌感染。
2、飼養管理問題
育雛溫度過低或波動太大,雞舍濕度過大。溫度過低極易造成雞群受涼,濕度過大極易造成白痢、球蟲,同時溫差過大還會造在“大肚子病”均會影響采食。
方法:
嚴格控制溫度,溫差最好不要超過2度,前期育雛濕度60-70之間為好
3、飼料問題
飼料霉毒是一個較普遍而又不易解決的問題,一方面霉菌毒素導致肝臟、腎臟、胰腺變性壞死,肌胃角質膜糜爛腺胃、腸黏膜損傷,腸道菌群失調,消化不良、拉稀;另一方面造成雞免疫抑制,使其它病原體繼發感染特別是變異傳支、新城疫、大腸桿菌等的繼發感染。
4、飲水問題
飲水不潔,水溫過低,供水或水位不足等,均會導致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拉稀。
5、用藥不當
許多藥物早期用量過大,對胃腸道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輕者拉料糞,重者胃潰瘍或灰綠色壞死。
6、腸毒綜合癥
腸毒綜合癥是球蟲與一些病毒、細菌混合感染,加之其它誘發因素引起的多因素腸炎綜合征。臨床以腹瀉、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采食量明顯下降、生長緩慢、體重減輕、脫水和飼料報酬下降為特征。
7、病毒感染
如H9、變異傳支等感染引起的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即使治愈采食量恢復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8、腺胃炎
腺胃炎的流行非常普遍,它的危害非常大,腺胃炎的原因有多種既有病毒病,也有寄生蟲,如隱孢子蟲病還有其它因素,如低纖維飼料。
不論何種原因,只要是腺胃發炎,就會引起雞消化功能降低,雞采食量過低或長時間采食量維持在同一水平而不增料。
9、應激反應
雛雞早期飼養過程中存在重多應激危害因素,如接雛、擴群、免疫、換料、密度過大等應激反應會導致胃腸功能障礙、菌群失調,進而影響胃腸道的正常消化功能。
技術服務:房昊月,微信QQ電話統一號碼17660612257
32.jpg (97.44 KB, 下載次數: 10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9 14:06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